每個系統管理員都應該至少要學會一種文字介面的文書處理器,以方便系統日常的管理行為。 在 Linux 上頭的文書處理軟體非常的多,不過,鳥哥還是建議使用 vi 這個正規的文書處理器。 這是因為 vi 幾乎在任何一個 Unix Like 的機器都存在,學會他,輕鬆很多啊! 而且後來的計畫也有推出 vim 這個 vi 的進階版本,可以用的額外功能更多了! vi 是未來我們進行 shell script 程式的編寫與伺服器設定的重要工具喔! 而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具,一定要學會才行啊! ^_^ |
[root@linux ~]# vi test.txt
|
一般模式: 移動游標的方法 | |
游標向左移動一個字元 | |
游標向下移動一個字元 | |
游標向上移動一個字元 | |
游標向右移動一個字元 | |
如果想要進行多次移動的話,例如向下移動 30 行,可以使用 "30j" 或 "30↓" 的組合按鍵, 亦即加上想要進行的次數(數字)後,按下動作即可! | |
螢幕『向下』移動一頁,相當於 [Page Down]按鍵 (常用) | |
螢幕『向上』移動一頁,相當於 [Page Up] 按鍵 (常用) | |
螢幕『向下』移動半頁 | |
螢幕『向上』移動半頁 | |
游標移動到非空白字元的下一列 | |
游標移動到非空白字元的上一列 | |
那個 n 表示『數字』,例如 20 。按下數字後再按空白鍵,游標會向右移動這一行的 n 個字元。例如 20<space> 則游標會向後面移動 20 個字元距離。 | |
這是數字『 0 』:移動到這一行的最前面字元處 (常用) | |
移動到這一行的最後面字元處(常用) | |
游標移動到這個螢幕的最上方那一行 | |
游標移動到這個螢幕的中央那一行 | |
游標移動到這個螢幕的最下方那一行 | |
移動到這個檔案的最後一行(常用) | |
n 為數字。移動到這個檔案的第 n 行。例如 20G 則會移動到這個檔案的第 20 行(可配合 :set nu) | |
移動到這個檔案的第一行,相當於 1G 啊! (常用) | |
n 為數字。游標向下移動 n 行(常用) | |
一般模式: 搜尋與取代 | |
向游標之下尋找一個字串名稱為 word 的字串。例如要在檔案內搜尋 vbird 這個字串,就輸入 /vbird 即可! (常用) | |
向游標之上尋找一個字串名稱為 word 的字串。 | |
這個 n 是英文按鍵。代表『重複前一個搜尋的動作』的意思。舉例來說, 如果剛剛我們執行 /vbird 去向下搜尋 vbird 這個字串,則按下 n 後,會向下繼續搜尋下一個名稱為 vbird 的字串。如果是執行 ?vbird 的話,那麼按下 n 則會向上繼續搜尋名稱為 vbird 的字串! | |
這個 N 是英文按鍵。與 n 剛好相反,為『反向』進行前一個搜尋動作。 例如 /vbird 後,按下 N 則表示『向上』搜尋 vbird 。 | |
n1 與 n2 為數字。在第 n1 與 n2 行之間尋找 word1 這個字串,並將該字串取代為
word2 !舉例來說,在 100 到 200 行之間搜尋 vbird 並取代為 VBIRD 則: 『:100,200s/vbird/VBIRD/g』。(常用) | |
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尋找 word1 字串,並將該字串取代為 word2 !(常用) | |
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尋找 word1 字串,並將該字串取代為 word2 !且在取代前顯示提示字元給使用者確認 (confirm) 是否需要取代!(常用) | |
一般模式: 刪除、複製與貼上 | |
在一行字當中,x 為向後刪除一個字元 (相當於 [del] 按鍵), X 為向前刪除一個字元(相當於 [backspace] 亦即是倒退鍵) (常用) | |
n 為數字,連續向後刪除 n 個字元。舉例來說,我要連續刪除 10 個字元, 『10x』。 | |
刪除游標所在的那一整列(常用) | |
n 為數字。刪除游標所在的向下 n 列,例如 20dd 則是刪除 20 列 (常用) | |
刪除游標所在到第一行的所有資料 | |
刪除游標所在到最後一行的所有資料 | |
刪除游標所在處,到該行的最後一個字元 | |
那個是數字的 0 ,刪除游標所在處,到該行的最前面一個字元 | |
複製游標所在的那一行(常用) | |
n 為數字。複製游標所在的向下 n 列,例如 20yy 則是複製 20 列(常用) | |
複製游標所在列到第一列的所有資料 | |
複製游標所在列到最後一列的所有資料 | |
複製游標所在的那個字元到該行行首的所有資料 | |
複製游標所在的那個字元到該行行尾的所有資料 | |
p 為將已複製的資料在游標下一行貼上,P 則為貼在游標上一行! 舉例來說,我目前游標在第 20 行,且已經複製了 10 行資料。則按下 p 後, 那 10 行資料會貼在原本的 20 行之後,亦即由 21 行開始貼。但如果是按下 P 呢? 那麼原本的第 20 行會被推到變成 30 行。 (常用) | |
將游標所在列與下一列的資料結合成同一列 | |
重複刪除多個資料,例如向下刪除 10 行,[ 10cj ] | |
復原前一個動作。(常用) | |
重做上一個動作。(常用) | |
這個 u 與 [Ctrl]+r 是很常用的指令!一個是復原,另一個則是重做一次∼ 利用這兩個功能按鍵,您的編輯,嘿嘿!很快樂的啦! | |
不要懷疑!這就是小數點!意思是重複前一個動作的意思。 如果您想要重複刪除、重複貼上等等動作,按下小數點『.』就好了! (常用) | |
進入編輯模式 | |
插入:在目前的游標所在處插入輸入之文字,已存在的文字會向後退; 其中, i 為『從目前游標所在處插入』, I 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個非空白字元處開始插入』。 (常用) | |
a 為『從目前游標所在的下一個字元處開始插入』, A 為『從游標所在行的最後一個字元處開始插入』。(常用) | |
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寫。o 為『在目前游標所在的下一行處插入新的一行』; O 為在目前游標所在處的上一行插入新的一行!(常用) | |
取代:r 會取代游標所在的那一個字元;R會一直取代游標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為止;(常用) | |
上面這些按鍵中,在 vi 畫面的左下角處會出現『--INSERT--』或『--REPLACE--』的字樣。 由名稱就知道該動作了吧!!特別注意的是,我們上面也提過了,你想要在檔案裡面輸入字元時, 一定要在左下角處看到 INSERT/REPLACE 才能輸入喔! | |
退出編輯模式,回到一般模式中(常用) | |
指令列命令模式 | |
將編輯的資料寫入硬碟檔案中(常用) | |
若檔案屬性為『唯讀』時,強制寫入該檔案。不過,到底能不能寫入, 還是跟您對該檔案的檔案權限有關啊! | |
離開 vi (常用) | |
若曾修改過檔案,又不想儲存,使用 ! 為強制離開不儲存檔案。 | |
注意一下啊,那個驚嘆號 (!) 在 vi 當中,常常具有『強制』的意思∼ | |
儲存後離開,若為 :wq! 則為強制儲存後離開 (常用) | |
將檔案還原到最原始的狀態! | |
若檔案沒有更動,則不儲存離開,若檔案已經經過更動,則儲存後離開! | |
將編輯的資料儲存成另一個檔案(類似另存新檔) | |
在編輯的資料中,讀入另一個檔案的資料。亦即將 『filename』 這個檔案內容加到游標所在行後面 | |
將 n1 到 n2 的內容儲存成 filename 這個檔案。 | |
暫時離開 vi 到指令列模式下執行 command 的顯示結果!例如 『:! ls /home』即可在 vi 當中察看 /home 底下以 ls 輸出的檔案資訊! | |
顯示行號,設定之後,會在每一行的字首顯示該行的行號 | |
與 set nu 相反,為取消行號! |
[root@linux ~]# alias
alias vi='vim'
|
# #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rom man.conf.in by the # configure script. # # man.conf from man-1.5p # #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file, see the man pages man(1) # and man.conf(5). "man.config" 138L, 4506C 1,1 Top |
192.168.1.1 host1.class.net
192.168.1.2 host2.class.net
192.168.1.3 host3.class.net
192.168.1.4 host4.class.net
.....中間省略......
|
區塊選擇的按鍵意義 | |
v | 字元選擇,會將游標經過的地方反白選擇! |
V | 行選擇,會將游標經過的行反白選擇! |
[Ctrl]+v | 區塊選擇,可以用長方形的方式選擇資料 |
y | 將反白的地方複製起來 |
d | 將反白的地方刪除掉 |
多檔案編輯的按鍵 | |
:n | 編輯下一個檔案 |
:N | 編輯上一個檔案 |
:files | 列出目前這個 vim 的開啟的所有檔案 |
[root@linux ~]# vi hosts /etc/hosts # 在這個檔案中利用上個小節提到的區塊選擇,按下 [ctrl]+v 來進行區塊選擇,並複製。 # 然後按下 :n 在指令列的地方輸入這玩意兒,就會轉到下一個檔案去,這個時候, # 就可以按下 p 將剛剛複製的 IP 給貼到您的檔案中囉!如果您按下 :files ,則: |
# Do not remove the following line, or various programs # that require network functionality will fail.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92.168.1.11 vbird-work 192.168.1.2 vbird-server ~ /etc/hosts 5,1 All 192.168.1.1 host1.class.net 192.168.1.2 host2.class.net 192.168.1.3 host3.class.net 192.168.1.4 host4.class.net 192.168.1.5 host5.class.net hosts 1,1 Top |
多視窗情況下的按鍵功能 | |
:sp [filename] | 開啟一個新視窗,如果有加 filename, 表示在新視窗開啟一個新檔案,否則表示兩個視窗為同一個檔案內容(同步顯示)。 |
[ctrl]+wj | 按鍵的按法是:先按下 [ctrl] 不放, 再按下 w 後放開所有的按鍵,然後再按下 j ,則游標可移動到下方的視窗。 |
[ctrl]+wk | 同上,不過游標移動到上面的視窗。 |
[ctrl]+wq | 其實就是 :q 結束離開啦! 舉例來說,如果我想要結束下方的視窗,那麼利用 [ctrl]+wj 移動到下方視窗後,按下 :q 即可離開, 也可以按下 [ctrl]+wq 啊! |
vim 的環境設定參數 | |
:set nu | 還記得這個吧?!就是設定行號啊!取消的話,就是 :set nonu |
:set hlsearch | 這個就是設定是否將搜尋的字串反白的設定值。 預設值就是 hlsearch ,如果不想要反白,就 :set nohlsearch 。 |
:set autoindent | 是否自動縮排?autoindent 就是自動縮排, 不想要縮排就 :set noautoindent 。 |
:set backup | 是否自動儲存備份檔?一般是 nobackup 的, 如果設定 backup 的話,那麼當你更動任何一個檔案時,則原始檔案會被另存成一個檔名為 filename~ 的檔案。 舉例來說,我們編輯 hosts ,設定 :set backup ,那麼當更動 hosts 時,在同目錄下,就會產生 hosts~ 檔名的檔案,記錄原始的 hosts 檔案內容∼ |
:set ruler | 還記得我們提到的右下角的一些狀態列說明嗎? 這個 ruler 就是在顯示或不顯示該設定值的啦! |
:set showmode | 這個則是,是否要顯示 --INSERT-- 之類的字眼在左下角的狀態列。 |
:set backspace=(012) | 一般來說, 如果我們按下 i 進入編輯模式後,可以利用倒退鍵 (backspace) 來刪除任意字元的。 但是,某些 distribution 則不許如此。此時,我們就可以透過 backspace 來設定囉∼ 當 backspace 為 2 時,就是可以刪除任意值;0 或 1 時,僅可刪除剛剛輸入的字元, 而無法刪除原本就已經存在的文字了! |
:set all | 顯示目前所有的環境參數設定值。 |
:syntax (off|on) | 是否依據程式相關語法顯示不同顏色? 舉例來說,在編輯一個純文字檔時,如果開頭是以 # 開始,那麼該行就會變成藍色。 如果您懂得寫程式,那麼這個 :syntax on 還會主動的幫您除錯呢!但是, 如果您僅是編寫純文字檔案,要避免顏色對您的螢幕產生的干擾,則可以取消這個設定 :syntax off 。 |
[root@linux ~]# vi ~/.vimrc :set hlsearch :set backspace=2 :set autoindent :set ruler :set showmode :syntax on |
例題一:我今天自己安裝了一套軟體,這套軟體的 man page 放置在 /opt/vbirdsoft/man 這個目錄下,
那我希望未來只要輸入類似 man vbirdcommand 就可以查閱到我這個軟體的說明文件,該如何是好? 答:
MANPATH /opt/vbirdsoft/man 儲存後離開,從此以後,就可以查詢到屬於我自己的指令的線上說明文件了。 |
例題二:我知道查詢檔案可以利用 locate 來進行查詢,但是,
該程式必須要配合資料庫的更新才行 (updatedb)。現在,我想讓我的 FC4 每天進行檔案資料庫的更新,
並且『不要更新 /var/cache 』這個目錄,該如何是好? 答:
DAILY_UPDATE=yes PRUNEFS="selinuxfs usbdevfs NFS nfs afs sfs smbfs cifs autofs auto iso9660 udf" PRUNEPATHS="/tmp /usr/tmp /var/spool/cups /var/spool/squid /var/tmp /afs /net /sfs /selinux /udev /media /var/cache" 上列粗體部分為新加入的部分。那個 DAILY_UPDATE=yes 代表每日進行更新,至於 PRUNEPATHS 後面則接『不要更新的目錄』, 所以,這樣就能夠達到我們的需求囉! |
例題三:在 partition 格式化的那個章節中,假設我有一個 partition 為 /dev/hdb5 ,
這個 partition 掛載到 /disk2 上面,且目錄 /disk2 已經建立好了。該 partition 使用的 filesystem 為 ext3 ,
請問,如果我想要在開機的時候就掛載這個 partition ,該怎麼辦? 答:
/dev/hdb5 /disk2 ext3 defaults 2 2 這樣修改完畢後,下達 mount -a 測試看看能否正確掛載,之後就可以開機自動掛載囉∼ |
[root@linux ~]# dos2unix [-kn] file [newfile] [root@linux ~]# unix2dos [-kn] file [newfile] 參數: -k :保留該檔案原本的 mtime 時間格式 (不更新檔案上次內容經過修訂的時間) -n :保留原本的舊檔,將轉換後的內容輸出到新檔案,如: dos2unix -n old new 範例: 範例一:將我們提供的 hosts 檔案格式更新為 dos 格式。 [root@linux ~]# unix2dos -k hosts unix2dos: converting file hosts to DOS format ... # 此時 hosts 這個檔案的時間不會改變,但是內容主要將斷行字元修改成為 DOS 的 CRLF 了。 範例二:將範例一已經變成 DOS 格式的 hosts 改名成為 hosts.dos ,並且轉換 Linux 格式到 hosts.linux [root@linux ~]# mv hosts hosts.dos [root@linux ~]# dos2unix -k -n hosts.dos hosts.linux dos2unix: converting file hosts.dos to file hosts.linux in UNIX format ... [root@linux ~]# ll -rw-r--r-- 1 root root 288 Aug 1 13:30 hosts.dos -rw------- 1 root root 279 Aug 1 13:30 hosts.linux # 嘿嘿!由於 DOS 格式當中多了 CR 字符,所以,檔案比較大的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