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習Linux之前,還是得要瞭解一下Linux的相關歷史才行喔!
眾所皆知的,Linux的核心原型是1991年由托瓦茲(Linus Torvalds)寫出來的,但是托瓦茲為何可以寫出Linux這個作業系統? 為什麼他要選擇386的電腦來開發?為什麼Linux的發展可以這麼迅速?又為什麼Linux是免費且可以自由學習的? 以及目前為何有這麼多的Linux套件版本(distributions)呢?瞭解這些東西後,才能夠知道為何Linux可以免除專利軟體之爭, 並且瞭解到Linux為何可以同時在個人電腦與大型主機上面大放異彩! 所以,在實際進入Linux的世界前,就讓我們來談一談這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吧! ^_^
我們知道Linux這玩意兒是在電腦上面運作的,所以說Linux就是一組軟體。問題是這個軟體是作業系統還是應用程式? 且Linux可以在哪些種類的電腦硬體上面運作?而Linux源自哪裡?為什麼 Linux 還不用錢?這些我們都得來談一談先!免得下次人家問妳, 為什麼複製軟體不會違法時,你會答不出來啊!^_^
我們在第零章、計算機概論裡面有提到過整個電腦系統的概念, 電腦主機是由一堆硬體所組成的,為了有效率的控制這些硬體資源,於是乎就有作業系統的產生了。 作業系統除了有效率的控制這些硬體資源的分配,並提供電腦運作所需要的功能(如網路功能)之外, 為了要提供程式設計師更容易開發軟體的環境,所以作業系統也會提供一整組系統呼叫介面來給軟體設計師開發用喔!
知道為什麼要講這些了嗎?嘿嘿!沒錯,因為Linux就是一套作業系統!如同下圖所示, Linux就是核心與系統呼叫介面那兩層。至於應用程式算不算Linux呢?當然不算啦!這點要特別注意喔!
由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核心與硬體的關係非常的強烈。早期的Linux是針對386來開發的, 由於Linux只是一套作業系統並不含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因此很多工程師在下載了 Linux 核心並且實際安裝之後,就只能看著電腦開始運作了!接下來這些高級工程師為了自己的需求,再在Linux上面安裝他們所需要的軟體就是了。
由於不同的硬體他的功能函數並不相同,例如IBM的Power CPU與Intel的x86架構就是不一樣! 所以同一套作業系統是無法在不同的硬體平台上面運作的!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讓x86上面跑的那套作業系統也能夠在Power CPU上運作時,就得要將該作業系統進行修改才行。如果能夠參考硬體的功能函數並據以修改你的作業系統程式碼, 那經過改版後的作業系統就能夠在另一個硬體平台上面運作了。 這個動作我們通常就稱為『軟體移植』了!
Linux提供了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當中最底層的硬體控制與資源管理的完整架構, 這個架構是沿襲Unix良好的傳統來的,所以相當的穩定而功能強大!此外, 由於這個優良的架構可以在目前的個人電腦(x86系統)上面跑, 所以很多的軟體開發者漸漸的將他們的工作心血移轉到這個架構上面,所以 Linux 作業系統也有很多的應用軟體啦!
雖然Linux僅是其核心與核心提供的工具,不過由於核心、核心工具與這些軟體開發者提供的軟體的整合, 使得Linux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功能強大的作業系統囉!約略瞭解Linux是何物之後,接下來,我們要談一談, 『為什麼說Linux是很穩定的作業系統呢?他是如何來的?』
早在Linux出現之前的二十年(大約在1970 年代),就有一個相當穩定而成熟的作業系統存在了! 那就是Linux的老大哥『Unix』是也!怎麼這麼說呢?他們這兩個傢伙有什麼關係呀?這裡就給他說一說囉!
眾所皆知的,Linux的核心是由Linus Torvalds在1991年的時候給他開發出來的, 並且丟到網路上提供大家下載,後來大家覺得這個小東西(Linux Kernel)相當的小而精巧, 所以慢慢的就有相當多的朋友投入這個小東西的研究領域裡面去了! 但是為什麼這個小東西這麼棒呢?又為什麼大家都可以免費的下載這個東西呢? 嗯!等鳥哥慢慢的唬xx....喔不!聽我慢慢的道來!
早期的電腦並不像現在的個人電腦一樣普遍,他可不是一般人碰的起的呢~ 除非是軍事或者是高科技用途,或者是學術單位的前瞻性研究,否則真的很難接觸到。 非但如此,早期的電腦架構還很難使用,除了運算速度並不快之外,操作介面也很困擾的! 因為那個時候的輸入設備只有讀卡機、輸出設備只有印表機, 使用者也無法與作業系統互動(批次型作業系統)。
在那個時候,寫程式是件很可憐的事情,因為程式設計者,必須要將程式相關的資訊在讀卡紙上面打洞, 然後再將讀卡紙插入讀卡機來將資訊讀入主機中運算。光是這樣就很麻煩了,如果程式有個小地方寫錯, 哈哈!光是重新打卡就很慘,加上主機少,使用者眾多,光是等待,就耗去很多的時間了!
在那之後,由於硬體與作業系統的改良,使得後來可以使用鍵盤來進行資訊的輸入。 不過,在一間學校裡面,主機畢竟可能只有一部,如果多人等待使用,那怎麼辦?大家還是得要等待啊! 好在1960年代初期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展了所謂的: 『相容分時系統(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CTSS)』, 它可以讓大型主機透過提供數個終端機(terminal)以連線進入主機,來利用主機的資源進行運算工作。 架構有點像這樣:
如此一來,無論主機在哪裡,只要在終端機前面進行輸入輸出的作業,就可利用主機提供的功能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終端機只具有輸入/輸出的功能,本身完全不具任何運算或者軟體安裝的能力。 而且,比較先進的主機大概也只能提供30個不到的終端機而已。
為了更加強化大型主機的功能,以讓主機的資源可以提供更多使用者來利用,所以在1965年前後, 由貝爾實驗室(Bell)、麻省理工學院(MIT)及奇異公司(GE, 或稱為通用電器)共同發起了Multics的計畫 (註1), Multics計畫的目的是想要讓大型主機可以達成提供300個以上的終端機連線使用的目標。 不過,到了1969年前後,計畫進度落後,資金也短缺,所以該計畫雖然繼續在研究,但貝爾實驗室還是退出了該計畫的研究工作。 (註:Multics有複雜、多數的意思存在。)
在認為Multics計畫不可能成功之後,貝爾研究室就退出該計畫。不過,原本參與Multics計畫的人員中,已經從該計畫當中獲得一些點子, Ken Thompson (註2) 就是其中一位!
Thompson因為自己的需要,希望開發一個小小的作業系統以提供自己的需求。 在開發時,有一部DEC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公司推出的PDP-7剛好沒人使用, 於是他就準備針對這部主機進行作業系統核心程式的撰寫。本來Thompson應該是沒時間的(有家有小孩的宿命?), 無巧不巧的是,在1969年八月份左右,剛好Thompson的妻兒去了美西探親, 於是他有了額外的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的待在家將一些構想實現出來!
經過四個星期的奮鬥,他終於以組合語言(Assembler)寫出了一組核心程式,同時包括一些核心工具程式, 以及一個小小的檔案系統。那個系統就是Unix的原型! 當時Thompson將Multics龐大的複雜系統簡化了不少,於是同實驗室的朋友都戲稱這個系統為:Unics。(當時尚未有Unix的名稱)
Thompson 的這個檔案系統有兩個重要的概念,分別是:
這些概念在後來對於Linux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喔!
由於Thompson寫的那個作業系統實在太好用了,所以在貝爾實驗室內部廣為流傳,並且數度經過改版。 但是因為Unics本來是以組合語言寫成的,而如第零章計算機概論談到的, 組合語言具有專一性,加上當時的電腦機器架構都不太相同,所以每次要安裝到不同的機器都得要重新編寫組合語言,真不方便!
後來Thompson與Ritchie合作想將Unics改以高階程式語言來撰寫。當時現成的高階程式語言有B語言。 但是由B語言所編譯出來的核心效能不是很好。後來Dennis Ritchie (註3) 將B語言重新改寫成C語言,再以C語言重新改寫與編譯Unics的核心, 最後正名與發行出Unix的正式版本!
由於貝爾實驗室是隸屬於美國電信大廠AT&T公司的, 只是AT&T當時忙於其他商業活動,對於Unix並不支持也不排斥。此外,Unix在這個時期的發展者都是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 這些工程師對於程式當然相當有研究,所以,Unix在此時當然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的!不過對於學術界的學者來說, 這個 Unix 真是學者們進行研究的福音!因為程式碼可改寫並且可作為學術研究之用嘛!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由於Unix是以較高階的C語言寫的,相對於組合語言需要與硬體有密切的配合, 高階的C語言與硬體的相關性就沒有這麼大了!所以,這個改變也使得Unix很容易被移植到不同的機器上面喔!
雖然貝爾屬於AT&T,但是AT&T此時對於Unix是採取較開放的態度,此外,Unix是以高階的C語言寫成的, 理論上是具有可移植性的!亦即只要取得Unix的原始碼,並且針對大型主機的特性加以修訂原有的原始碼(Source Code), 就可能將Unix移植到另一部不同的主機上頭了。所以在1973年以後,Unix便得以與學術界合作開發! 最重要的接觸就是與加州柏克萊(Berkeley)大學的合作了。
柏克萊大學的Bill Joy (註4)在取得了Unix的核心原始碼後,著手修改成適合自己機器的版本, 並且同時增加了很多工具軟體與編譯程式,最終將它命名為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BSD)。這個BSD是Unix很重要的一個分支,Bill Joy也是Unix業者『Sun(昇陽)』這家公司的創辦者! Sun公司即是以BSD發展的核心進行自己的商業Unix版本的發展的。 (後來可以安裝在x86硬體架構上面FreeBSD即是BSD改版而來!)
由於Unix的高度可移植性與強大的效能,加上當時並沒有版權的糾紛, 所以讓很多商業公司開始了Unix作業系統的發展,例如AT&T自家的System V、IBM的AIX以及HP與DEC等公司, 都有推出自家的主機搭配自己的Unix作業系統。
但是,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作業系統的核心(Kernel)必須要跟硬體配合, 以提供及控制硬體的資源進行良好的工作!而在早期每一家生產電腦硬體的公司還沒有所謂的『協定』的概念, 所以每一個電腦公司出產的硬體自然就不相同囉!因此他們必須要為自己的電腦硬體開發合適的Unix系統。 例如在學術機構相當有名的Sun、Cray與HP就是這一種情況。 他們開發出來的Unix作業系統以及內含的相關軟體並沒有辦法在其他的硬體架構下工作的! 另外,由於沒有廠商針對個人電腦設計Unix系統,因此,在早期並沒有支援個人電腦的Unix作業系統的出現。
每一家公司自己出的Unix雖然在架構上面大同小異,但是卻真的僅能支援自身的硬體, 所以囉,早先的Unix只能與伺服器(Server)或者是大型工作站(Workstation)劃上等號! 但到了 1979 年時,AT&T推出 System V 第七版 Unix 後,這個情況就有點改善了。 這一版最重要的特色是可以支援x86架構的個人電腦系統,也就是說 System V 可以在個人電腦上面安裝與運作了。
不過因為AT&T由於商業的考量,以及在當時現實環境下的思考,於是想將Unix的版權收回去。因此, AT&T在1979年發行的第七版Unix中,特別提到了 『不可對學生提供原始碼』的嚴格限制! 同時,也造成Unix業界之間的緊張氣氛,並且也引爆了很多的商業糾紛~
關於1979年的版權聲明中,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學校教Unix核心原始碼相關學問的教授了! 想一想,如果沒有核心原始碼,那麼如何教導學生認識Unix呢?這問題對於 Andrew Tanenbaum (譚寧邦, 註5)教授來說,實在是很傷腦筋的!不過,學校的課程還是得繼續啊!那怎麼辦?
既然1979年的Unix第七版可以在Intel的x86架構上面進行移植, 那麼是否意味著可以將Unix改寫並移植到x86上面了呢?在這個想法上, 譚寧邦教授於是乎自己動手寫了Minix這個Unix Like的核心程式! 在撰寫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版權糾紛,譚寧邦完全不看Unix核心原始碼! 並且強調他的Minix必須能夠與Unix相容才行!譚寧邦在1984年開始撰寫核心程式, 到了1986年終於完成,並於次年出版Minix相關書籍,同時與新聞群組(BBS及News)相結合~
這個Minix版本比較有趣的地方是,他並不是完全免費的,無法在網路上提供下載! 必須要透過磁片/磁帶購買才行!雖然真的很便宜~不過,畢竟因為沒有在網路上流傳, 所以Minix的傳遞速度並沒有很快速!此外,購買時,隨磁片還會附上Minix的原始碼!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學習Minix的核心程式設計概念喔! (這個特色對於Linux的啟始開發階段,可是有很大的關係喔!)
此外,Minix作業系統的開發者僅有譚寧邦教授,因為學者很忙啊 (鳥哥當了老師之後,才發現,真的忙...)!加上譚寧邦始終認為Minix主要用在教育用途上面, 所以對於Minix是點到為止!沒錯,Minix是很受歡迎,不過,使用者的要求/需求的聲音可能就比較沒有辦法上升到比較高的地方了! 這樣說,你明白吧?^_^
Richard Mathew Stallman(史托曼)在1984年發起的GNU計畫,對於現今的自由軟體風潮, 真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很多自由軟體或開源軟體,幾乎均直接或間接受益於GNU這個計畫呢! 那麼史托曼是何許人也?為何他會發起這個GNU計畫呢?
Richard Mathew Stallman(生於1953年, 網路上自稱的ID為RMS, 註6)從小就很聰明!他在1971年的時候,進入駭客圈中相當出名的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 這個時候的駭客專指電腦功力很強的人,而非破壞電腦的怪客(cracker)喔!
當時的駭客圈對於軟體的著眼點幾乎都是在『分享』,駭客們都認為互相學習對方的程式碼,這樣才是產生更優秀的程式碼的最佳方式! 所以 AI 實驗室的駭客們通常會將自己的程式碼公佈出來跟大家討論喔!這個特色對於史托曼的影響很大!
不過,後來由於管理階層以及駭客群們自己的生涯規劃等問題,導致實驗室的優秀駭客離開該實驗室, 並且進入其他商業公司繼續發展優秀的軟體。但史托曼並不服輸,仍然持續在原來的實驗室開發新的程式與軟體。 後來,他發現到,自己一個人並無法完成所有的工作,於是想要成立一個開放的團體來共同努力!
1983年以後,因為實驗室硬體的更換,使得史托曼無法繼續以原有的硬體與作業系統繼續自由程式的撰寫~ 而且他進一步發現到,過去他所使用的Lisp作業系統,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利軟體, 是無法共享的,這對於想要成立一個開放團體的史托曼是個阻礙。於是他便放棄了Lisp這個系統。 後來,他接觸到Unix這個系統,並且發現,Unix在理論與實際上,都可以在不同的機器間進行移植。雖然 Unix 依舊是專利軟體, 但至少 Unix 架構上還是比較開放的!於是他開始轉而使用Unix系統。
因為Lisp與Unix是不同的系統,所以,他原本已經撰寫完畢的軟體是無法在Unix上面運行的!為此, 他就開始將軟體移植到Unix上面。並且,為了讓軟體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運作, 因此,史托曼將他發展的軟體均撰寫成可以移植的型態!也就是他都會將程式的原始碼公佈出來!
1984年,史托曼開始GNU計畫, 這個計畫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Unix作業系統(Free Unix)。 但是建立一個作業系統談何容易啊!而且在當時的GNU是僅有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的史托曼~ 這實在太麻煩,但又不想放棄這個計畫,那可怎麼辦啊?
聰明的史托曼乾脆反其道而行~『既然作業系統太複雜,我就先寫可以在Unix上面運行的小程式,這總可以了吧?』在這個想法上, 史托曼開始參考Unix上面現有的軟體,並依據這些軟體的作用開發出功能相同的軟體,且開發期間史托曼絕不看其他軟體的原始碼, 以避免吃上官司。後來一堆人知道免費的GNU軟體,並且實際使用後發現與原有的專利軟體也差不了太多,於是便轉而使用GNU軟體, 於是GNU計畫逐漸打開知名度。
雖然GNU計畫漸漸打開知名度,但是能見度還是不夠。這時史托曼又想:不論是什麼軟體, 都得要進行編譯成為二進位檔案(binary program)後才能夠執行,如果能夠寫出一個不錯的編譯器,那不就是大家都需要的軟體了嗎? 因此他便開始撰寫C語言的編譯器,那就是現在相當有名的GNU C Compiler(gcc)! 這個點相當的重要!這是因為C語言編譯器版本眾多,但都是專利軟體, 如果他寫的C編譯器夠棒,效能夠佳,那麼將會大大的讓GNU計畫出現在眾人眼前!如果忘記啥是編譯器, 請回到第零章去瞧瞧編譯程式吧!
但開始撰寫GCC時並不順利,為此,他先轉而將他原先就已經寫過的Emacs編輯器寫成可以在Unix上面跑的軟體,並公布原始碼。 Emacs是一種程式編輯器,他可以在使用者撰寫程式的過程中就進行程式語法的檢驗,此一功能可以減少程式設計師除錯的時間! 因為Emacs太優秀了,因此,很多人便直接向他購買。
此時網際網路尚未流行,所以,史托曼便藉著Emacs以磁帶(tape)出售,賺了一點錢 ,進而開始全力撰寫其他軟體。並且成立自由軟體基金會(FSF,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請更多工程師與志工撰寫軟體。終於還是完成了GCC,這比Emacs還更有幫助! 此外,他還撰寫了更多可以被呼叫的C函式庫(GNU C library),以及可以被使用來操作作業系統的基本介面BASH shell! 這些都在1990年左右完成了!
到了1985年,為了避免GNU所開發的自由軟體被其他人所利用而成為專利軟體, 所以他與律師草擬了有名的通用公共許可證(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 並且稱呼他為copyleft(相對於專利軟體的copyright!)。 關於GPL的相關內容我們在下一個小節繼續談論,在這裡,必須要說明的是, 由於有GNU所開發的幾個重要軟體,如:
造成後來很多的軟體開發者可以藉由這些基礎的工具來進行程式開發! 進一步壯大了自由軟體團體!這是很重要的!不過,對於GNU的最初構想 『建立一個自由的Unix作業系統』來說,有這些優秀的程式是仍無法滿足, 因為,當下並沒有『自由的Unix核心』存在...所以這些軟體仍只能在那些有專利的 Unix平台上工作~~一直到Linux的出現...更多的FSF開發的軟體可以參考如下網頁:
有鑑於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的需求日益加重,在1984年由MIT與其他協力廠商首次發表了X Window System ,並且更在1988年成立了非營利性質的XFree86這個組織。所謂的XFree86其實是 X Window System + Free + x86的整合名稱呢! 而這個XFree86的GUI介面更在Linux的核心1.0版於1994年釋出時,整合於Linux作業系統當中!
到了1991年,芬蘭的赫爾辛基大學的Linus Torvalds在BBS上面貼了一則消息, 宣稱他以bash, gcc等 GNU 的工具寫了一個小小的核心程式,該核心程式單純是個玩具,不像 GNU 那麼專業。 不過該核心程式可以在Intel的386機器上面運作就是了。這讓很多人很感興趣!從此開始了Linux不平凡的路程!
GNU計畫對於整個自由軟體與開放原始碼軟體來說是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底下我們就來談談這咚咚吧!
1984年創立GNU計畫與FSF基金會的Stallman先生認為,寫程式最大的快樂就是讓自己發展的良好的軟體讓大家來使用了! 另外,如果使用方撰寫程式的能力比自己強,那麼當對方修改完自己的程式並且回傳修改後的程式碼給自己,那自己的程式撰寫功力無形中就更往上爬了! 這就是最早之前 AI 實驗室的駭客風格!
而既然程式是想要分享給大家使用的,不過,每個人所使用的電腦軟硬體並不相同, 既然如此的話,那麼該程式的原始碼(Source code)就應該要同時釋出, 這樣才能方便大家修改而適用於每個人的電腦中呢!這個將原始碼連同軟體程式釋出的舉動,在 GNU 計畫的範疇之內就稱為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運動!
此外,史托曼同時認為,如果你將你程式的Source code分享出來時,若該程式是很優秀的,那麼將會有很多人使用, 而每個人對於該程式都可以查閱source code,無形之中,就會有一票人幫你除錯囉! 你的這支程式將會越來越壯大!越來越優秀呢!
而為了避免自己的開發出來的Open source自由軟體被拿去做成專利軟體, 於是Stallman同時將GNU與FSF發展出來的軟體,都掛上GPL的版權宣告~ 這個FSF的核心觀念是『版權制度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手段, 版權本身不是自然權力。』對於FSF有興趣或者對於GNU想要更深入的瞭解時,請參考朝陽科技大學洪朝貴教授的網站 http://people.ofset.org/~ckhung/a/c_83.php,或直接到GNU去: http://www.gnu.org 裡面有更為深入的解說!
那麼這個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是什麼玩意兒? 為什麼要將自由軟體掛上GPL的『版權宣告』呢?這個版權宣告對於作者有何好處? 首先,Stallman對GPL一直是強調Free的,這個Free的意思是這樣的:
"Free software" is a matter of liberty, not price.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you should think of "free speech", not "free beer". "Free software" refers to the users' freedom to run, copy, distribute, study, change, and improve the software
大意是說,Free Software(自由軟體)是一種自由的權力,並非是『價格!』 舉例來說,你可以擁有自由呼吸的權力、你擁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力, 但是,這並不代表你可以到處喝『免費的啤酒!(free beer)』,也就是說, 自由軟體的重點並不是指『免費』的,而是指具有『自由度, freedom』的軟體, 史托曼進一步說明了自由度的意義是: 使用者可以自由的執行、複製、再發行、學習、修改與強化自由軟體。
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如此一來,你所拿到的軟體可能原先只能在Unix上面跑, 但是經過原始碼的修改之後,你將可以拿他在Linux或者是Windows上面來跑!總之, 一個軟體掛上了GPL版權宣告之後,他自然就成了自由軟體!這個軟體就具有底下的特色:
但請特別留意,你所修改的任何一個自由軟體都不應該也不能這樣:
也就是說,既然GPL是站在互助互利的角度上去開發的,你自然不應該將大家的成果佔為己有, 對吧!因此你當然不可以將一個GPL軟體的授權取消,即使你已經對該軟體進行大幅度的修改! 那麼自由軟體也不能販賣嗎?當然不是!還記得上一個小節裡面, 我們提到史托曼藉由販賣Emacs取得一些經費,讓自己生活不至於匱乏吧?是的! 自由軟體是可以販售的,不過,不可僅販售該軟體,應同時搭配售後服務與相關手冊~ 這些可就需要工本費了呢!
很多人還是有疑問,目前不是有很多Linux開發商嗎?為何他們可以販售Linux這個GPL授權的軟體?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大多都是販售『售後服務!』所以,他們所使用的自由軟體, 都可以在他們的網站上面下載!(當然,每個廠商他們自己開發的工具軟體就不是GPL的授權軟體了!) 但是,你可以購買他們的Linux光碟,如果你購買了光碟,他們會提供相關的手冊說明文件, 同時也會提供你數年不等的諮詢、售後服務、軟體升級與其他協力工作等等的附加價值!
所以說,目前自由軟體工作者,他們所賴以維生的,幾乎都是在『服務』這個領域呢! 畢竟自由軟體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撰寫,有人有需要你的自由軟體時,他就會請求你的協助, 此時,你就可以透過服務來收費了!這樣來說, 自由軟體確實還是具有商業空間的喔!
上面提到的大多是與使用者有關的項目,那麼 GPL 對於自由軟體的作者有何優點呢?大致的優點有這些:
這是因為既然是提供原始碼的自由軟體,那麼你的程式碼將會有很多人幫你查閱, 如此一來,程式的漏洞與程式的優化將會進展的很快!所以,在安全性與效能上面, 自由軟體一點都不輸給商業軟體喔!此外,因為GPL授權當中,修改者並不能修改授權, 因此,你如果曾經貢獻過程式碼,嘿嘿!你將名留青史呢!不錯吧! ^_^
對於程式開發者來說,GPL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授權,因為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程式撰寫技巧, 而且自己寫的程式也有人可以幫忙除錯。那你會問啊,對於我們這些廣大的終端用戶,GPL有沒有什麼好處啊?有啊!當然有! 雖然終端用戶或許不會自己編譯程式碼或者是幫人家除錯,但是終端用戶使用的軟體絕大部分就是GPL的軟體, 全世界有一大票的工程師在幫你維護你的系統,這難道不是一件非常棒的事嗎? ^_^
由於自由軟體使用的英文為 free software,這個 free 在英文是有兩種以上不同的意義,除了自由之外,免費也是這個單字! 因為有這些額外的聯想,因此許多的商業公司對於投入自由軟體方面確實是有些疑慮存在的!許多人對於這個情況總是有些擔心~
為了解決這個困擾,1998 年成立的『開放原始碼促進會 (Open Source Initiative)』提出了開放原始碼 (Open Source,亦可簡稱開源軟體) 這一名詞! 另外,並非軟體可以被讀取原始碼就可以被稱為開源軟體喔!該軟體的授權必須要符合底下的基本需求,才可以算是 open source 的軟體哩!(註8)
根據上面的定義,GPL 自由軟體也可以算是開源軟體的一個,只是對於商業應用的限止稍微多一些而已。 與 GPL 自由軟體相比,其他開源軟體的授權可能比較輕鬆喔!比較輕鬆的部份包括:再發佈的授權可以跟原本的軟體不同; 另外,開源軟體的全部或部份可作為其他軟體的一部分,且其他軟體無須使用與開源軟體相同的授權來發佈!這跟GPL自由軟體差異就大了! 自由軟體的GPL授權規定,任何軟體只要用了GPL的全部或部份程式碼,那麼該軟體就得要使用GPL的授權!這對於自由軟體的保障相當大! 但對於想要保有商業公司自己的商業機密的專屬軟體來說,要使用GPL授權還是怕怕的!這也是後來商業公司擁抱其他 open source 開源軟體授權的緣故!因為可以用於商業行為囉!更多的差異或許可以參考一下開源促進會的說明(註8)。
另外,Open source 這個名詞只是一個指引,而實際上並不是先有 open source 才有相關的授權。早在 open source 出來之前就有些開源軟體的授權存在了 (例如 GPL 啊!)! 不過有 open source 這個名詞之後,大家才更了解到開源軟體授權的意義就是了。那常見的開放原始碼授權有哪些呢?
鳥哥也不是軟體授權的高手!每個授權詳細的內容也可以參考 OSI 協會的介紹啦(註9)。
相對於Open Source的軟體會釋出原始碼,Close source的程式則僅推出可執行的二進位程式(binary program)而已。 這種軟體的優點是有專人維護,你不需要去更動他;缺點則是靈活度大打折扣,使用者無法變更該程式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式! 此外,若有木馬程式或者安全漏洞,將會花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除錯!這也是所謂專利軟體(copyright)常見的軟體出售方式。
雖然專利軟體常常代表就是需要花錢去購買,不過有些專利軟體還是可以『免費』提供大眾使用的!免費的專利軟體代表的授權模式有:
我們前面一節當中,提到了Unix的歷史,也提到了Linux是由Torvalds這個芬蘭人所發明的。那麼為何托瓦茲可以發明Linux呢? 憑空想像而來的?還是有什麼淵源?這裡我們就來談一談囉!
Linus Torvalds(托瓦茲, 1969年出生, 註10)的外祖父是赫爾辛基大學的統計學家, 他的外祖父為了讓自己的小孫子能夠學點東西,所以從小就將托瓦茲帶到身邊來管理一些微電腦。 在這個時期,托瓦茲接觸了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那是一種直接與晶片對談的程式語言,也就是所謂的低階語言。 必須要很瞭解硬體的架構,否則很難以組合語言撰寫程式的。
在1988年間,托瓦茲順利的進入了赫爾辛基大學,並選讀了電腦科學系。在就學期間,因為學業的需要與自己的興趣, 托瓦茲接觸到了Unix這個作業系統。當時整個赫爾辛基只有一部最新的Unix系統,同時僅提供16個終端機(terminal)。 還記得我們上一節剛剛提過的,早期的電腦僅有主機具有運算功能,terminal僅負責提供Input/Output而已。在這種情況下, 實在很難滿足托瓦茲的需求,因為.....光是等待使用Unix的時間,就很耗時~為此,他不禁想到: 『我何不自己搞一部Unix來玩?』不過,就如同Stallman當初的GNU計畫一樣,要寫核心程式,談何容易~
不過,幸運之神並未背離托瓦茲,因為不久之後,他就知道有一個類似Unix的系統, 並且與Unix完全相容,還可以在Intel 386機器上面跑的作業系統, 那就是我們上一節提過的,譚寧邦教授為了教育需要而撰寫的Minix系統! 他在購買了最新的Intel 386的個人電腦後,就立即安裝了Minix這個作業系統。 另外,上個小節當中也談到,Minix這個作業系統是有附上原始碼的, 所以托瓦茲也經由這個原始碼學習到了很多的核心程式設計的設計概念喔!
事實上,托瓦茲對於個人電腦的CPU其實並不滿意,因為他之前碰的電腦都是工作站型的電腦, 這類電腦的CPU特色就是可以進行『多工處理』的能力。什麼是多工呢?理論上, 一個CPU在一個時間內僅能進行一個程式, 那如果有兩個以上的程式同時出現到系統中呢?舉例來說, 你可以在現今的電腦中同時開啟兩個以上的辦公軟體,例如電子試算表與文書處理軟體。 這個同時開啟的動作代表著這兩個程式同時要交給CPU來處理~
啊!CPU一個時間點內僅能處理一個程式,那怎麼辦?沒關係,這個時候如果具有多工能力的CPU就會在不同的程式間切換~ 還記得前一章談到的CPU時脈吧?假設CPU時脈為1GHz的話,那表示CPU一秒鐘可以進行109次工作。 假設CPU對每個程式都只進行1000次運作週期,然後就得要切換到下個程式的話,那麼CPU一秒鐘就能夠切換106次呢! (當然啦,切換工作這件事情也會花去一些CPU時間,不過這裡暫不討論)。這麼快的處理速度下,你會發現, 兩個程式感覺上幾乎是同步在進行啦!
早期Intel x86架構電腦不是很受重視的原因,就是因為x86的晶片對於多工的處理不佳, CPU在不同的工作之間切換不是很順暢。但是這個情況在386電腦推出後,有很大的改善。 托瓦茲在得知新的386晶片的相關資訊後,他認為,以性能價格比的觀點來看, Intel的386相當的便宜,所以在性能上也就稍微可以將就將就 ^_^。最終他就貸款去買了一部Intel的386來玩。
早期的電腦效能沒有現在這麼好,所以壓榨電腦效能就成了工程師的一項癖好! 托瓦茲本人早期是玩組合語言的,組合語言對於硬體有很密切的關係,托瓦茲自己也說:『我始終是個性能癖』^_^。 為了徹底發揮386的效能,於是托瓦茲花了不少時間在測試386機器上! 他的重要測試就是在測試386的多功性能。首先,他寫了三個小程式,一個程式會持續輸出A、一個會持續輸出B, 最後一個會將兩個程式進行切換。他將三個程式同時執行,結果,他看到螢幕上很順利的一直出現ABABAB...... 他知道,他成功了! ^_^
探索完386的硬體性能之後,終於拿到Minix並且安裝在托瓦茲的386電腦上之後,托瓦茲跟BBS上面一堆工程師一樣, 他發現Minix雖然真的很棒,但是譚寧邦教授就是不願意進行功能的加強,導致一堆工程師在作業系統功能上面的欲求不滿! 這個時候年輕的托瓦茲就想:『既然如此,那我何不自己來改寫一個我想要的作業系統?』 於是他就開始了核心程式的撰寫了。
撰寫程式需要什麼呢?首先需要的是能夠進行工作的環境,再來則是可以將原始碼編譯成為可執行檔的編譯器。 好在有GNU計畫提供的bash工作環境軟體以及gcc編譯器等自由軟體, 讓托瓦茲得以順利的撰寫核心程式。他參考Minix的設計理念與書上的程式碼,然後仔細研究出386個人電腦的效能最佳化, 然後使用GNU的自由軟體將核心程式碼與386緊緊的結合在一起,最終寫出他所需要的核心程式。 而這個小玩意竟然真的可以在386上面順利的跑起來~還可以讀取Minix的檔案系統。 真是太好了!不過還不夠,他希望這個程式可以獲得大家的一些修改建議, 於是他便將這個核心放置在網路上提供大家下載,同時在BBS上面貼了一則消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ng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I've currently ported bash (1.08) and gcc (1.40), and things seem to work. This implies that i'll get something practical within a few months, and I'd like to know what features most people want. Any suggestions are welcome, but I won't promise I'll implement them :-)
他說,他完成了一個小小的作業系統,這個核心是用在386機器上的, 同時,他真的僅是好玩,並不是想要做一個跟GNU一樣大的計畫! 另外,他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建議與回饋來發展這個作業系統!這個概念跟Minix剛好背道而馳呢! 這則新聞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他們也去托瓦茲提供的網站上下載了這個核心來安裝。 有趣的是,因為托瓦茲放置核心的那個FTP網站的目錄為:Linux, 從此,大家便稱這個核心為Linux了。(請注意,此時的Linux就是那個kernel喔! 另外,托瓦茲所丟到該目錄下的第一個核心版本為0.02呢!)
同時,為了讓自己的Linux能夠相容於Unix系統,於是托瓦茲開始將一些能夠在Unix上面運作的軟體拿來在Linux上面跑。 不過,他發現到有很多的軟體無法在Linux這個核心上運作。這個時候他有兩種作法, 一種是修改軟體,讓該軟體可以在Linux上跑, 另一種則是修改Linux,讓Linux符合軟體能夠運作的規範! 由於Linux希望能夠相容於Unix,於是托瓦茲選擇了第二個作法『修改Linux』! 為了讓所有的軟體都可以在Linux上執行,於是托瓦茲開始參考標準的POSIX規範。
這個正確的決定讓Linux在起步的時候體質就比別人優良~因為POSIX標準主要是針對Unix與一些軟體運行時候的標準規範, 只要依據這些標準規範來設計的核心與軟體,理論上,就可以搭配在一起執行了。 而Linux的發展就是依據這個POSIX的標準規範,Unix上面的軟體也是遵循這個規範來設計的, 如此一來,讓Linux很容易就與Unix相容共享互有的軟體了!同時,因為Linux直接放置在網路下,提供大家下載, 所以在流通的速度上相當的快!導致Linux的使用率大增!這些都是造成Linux大受歡迎的幾個重要因素呢!
Linux能夠成功除了托瓦茲個人的理念與力量之外,其實還有個最重要的團隊!
Linux雖然是托瓦茲發明的,而且內容還絕不會涉及專利軟體的版權問題。不過,如果單靠托瓦茲自己一個人的話,那麼Linux要茁壯實在很困難~ 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好在托瓦茲選擇Linux的開發方式相當的務實!首先,他將釋出的Linux核心放置在FTP上面,並請告知大家新的版本資訊, 等到使用者下載了這個核心並且安裝之後,如果發生問題,或者是由於特殊需求亟需某些硬體的驅動程式,那麼這些使用者就會主動回報給托瓦茲。 在托瓦茲能夠解決的問題範圍內,他都能很快速的進行Linux核心的更新與除錯。
不過,托瓦茲總是有些硬體無法取得的啊,那麼他當然無法幫助進行驅動程式的撰寫與相關軟體的改良。 這個時候,就會有些志工跳出來說:『這個硬體我有,我來幫忙寫相關的驅動程式。』 因為Linux的核心是Open Source的,駭客志工們很容易就能夠跟隨Linux的原本設計架構, 並且寫出相容的驅動程式或者軟體。志工們寫完的驅動程式與軟體托瓦茲是如何看待的呢? 首先,他將該驅動程式/軟體帶入核心中,並且加以測試。 只要測試可以運行,並且沒有什麼主要的大問題,那麼他就會很樂意的將志工們寫的程式碼加入核心中!
總之,托瓦茲是個很務實的人,對於Linux核心所欠缺的項目,他總是『先求有且能跑, 再求進一步改良』的心態!這讓Linux使用者與志工得到相當大的鼓勵! 因為Linux的進步太快了!使用者要求虛擬記憶體,結果不到一個星期推出的新版Linux就有了! 這不得不讓人佩服啊!
另外,為因應這種隨時都有程式碼加入的狀況,於是Linux便逐漸發展成具有模組的功能! 亦即是將某些功能獨立出於核心外,在需要的時候才載入到核心中。如此一來, 如果有新的硬體驅動程式或者其他協定的程式碼進來時,就可以模組化, 大大的增加了Linux核心的可維護能力!
後來,因為Linux核心加入了太多的功能,光靠托瓦茲一個人進行核心的實際測試並加入核心原始程式實在太費力~ 結果,就有很多的朋友跳出來幫忙這個前置作業!例如考克斯(Alan Cox)、與崔迪(Stephen Tweedie)等等, 這些重要的副手會先將來自志工們的修補程式或者新功能的程式碼進行測試, 並且結果上傳給托瓦茲看,讓托瓦茲作最後核心加入的原始碼的選擇與整併! 這個分層負責的結果,讓Linux的發展更加的容易!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托瓦茲的Linux發展副手,以及自願傳送修補程式的駭客志工, 其實都沒有見過面,而且彼此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大家群策群力的共同發展出現今的Linux, 我們稱這群人為虛擬團隊!而為了虛擬團隊資料的傳輸,於是Linux便成立的核心網站: http://www.kernel.org!
而這群素未謀面的虛擬團隊們,在1994年終於完成的Linux的核心正式版!version 1.0。 這一版同時還加入了X Window System的支援呢!且於1996年完成了2.0版、2011 年釋出 3.0 版,更於 2015 年 4 月釋出了 4.0 版哩! 發展相當迅速喔!此外,托瓦茲指明了企鵝為Linux的吉祥物。
Linux由於托瓦茲是針對386寫的,跟386硬體的相關性很強,所以, 早期的Linux確實是不具有移植性的。不過,大家知道Open source的好處就是, 可以修改程式碼去適合作業的環境。因此,在1994年以後,Linux便被開發到很多的硬體上面去了! 目前除了x86之外,IBM、HP等等公司出的硬體也都有被Linux所支援呢!甚至於小型單板電腦 (樹莓派/香蕉派等) 與手持裝置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的 ARM 架構系統,大多也是使用 Linux 核心喔!
Linux的核心版本編號有點類似如下的樣子:
3.10.0-123.el7.x86_64 主版本.次版本.釋出版本-修改版本
雖然編號就是如上的方式來編的,不過依據 Linux 核心的發展期程,核心版本的定義有點不太相同喔!
在 2.6.x 版本以前,托瓦茲將核心的發展趨勢分為兩股,並根據這兩股核心的發展分別給予不同的核心編號,那就是:
至於釋出版本則是在主、次版本架構不變的情況下,新增的功能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所新釋出的核心版本。 而由於Linux核心是使用GPL的授權,因此大家都能夠進行核心程式碼的修改。因此,如果你有針對某個版本的核心修改過部分的程式碼, 那麼那個被修改過的新的核心版本就可以加上所謂的修改版本了。
不過,這種奇數、偶數的編號格式在 3.0 推出之後就失效了。從 3.0 版開始,核心主要依據主線版本 (MainLine) 來開發,開發完畢後會往下一個主線版本進行。 例如 3.10 就是在 3.9 的架構下繼續開發出來的新的主線版本。通常新一版的主線版本大約在 2~3 個月會被提出喔! 之所以會有新的主線版本,是因為有加入新功能之故。現在 (2015/04) 最新的主線版本已經來到 4.0 版了喔!好快!
而舊的版本在新的主線版本出現之後,會有兩種機制來處理,一種機制為結束開發 (End of Live, EOL),亦即該程式碼已經結束,不會有繼續維護的狀態。 另外一種機制為保持該版本的持續維護,亦即為長期維護版本 (Longterm)!例如 3.10 即為一個長期維護版本,這個版本的程式碼會被持續維護,若程式碼有 bug 或其他問題, 核心維護者會持續進行程式碼的更新維護喔!
所以囉,如果你想要使用 Linux 核心來開發你的系統,那麼當然要選擇長期支援的版本才行!要判斷你的 Linux 核心是否為長期支援的版本, 可以使用『 uname -r 』來查閱核心版本,然後對照下列連結來了解其對應值喔!
Linux核心版本與distribution (下個小節會談到) 的版本並不相同,很多朋友常常上網問到:『我的Linux是7.x版,請問....』之類的留言, 這是不對的提問方式,因為所謂的Linux版本指的應該是核心版本, 而目前最新的核心版本應該是4.0.0(2015/04) 才對,並不會有7.x的版本出現的。
妳常用的Linux系統則應該說明為distribution才對!因此,如果以CentOS這個distribution來說, 妳應該說:『我用的Linux是CentOS這個 distribution,版本為7.x 版,請問....』才對喔!
好了,經過上面的說明,我們知道了Linux其實就是一個作業系統最底層的核心及其提供的核心工具。 他是GNU GPL授權模式,所以,任何人均可取得原始碼與可執行這個核心程式,並且可以修改。 此外,因為Linux參考POSIX設計規範,於是相容於Unix作業系統,故亦可稱之為Unix Like的一種。
Linux的出現讓GNU計畫放下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因為GNU一直以來就是缺乏了核心程式, 導致他們的GNU自由軟體只能在其他的Unix上面跑。既然目前有Linux出現了,且 Linux也用了很多的GNU相關軟體,所以Stallman認為Linux的全名應該稱之為GNU/Linux呢! 不管怎麼說,Linux實在很不錯,讓GNU軟體大多以Linux為主要作業系統來進行開發, 此外,很多其他的自由軟體團隊,例如postfix, vsftpd, apache等等也都有以Linux 為開發測試平台的計畫出現!如此一來,Linux除了主要的核心程式外,可以在Linux 上面運行的軟體也越來越多,如果有心,就能夠將一個完整的Linux作業系統搞定了!
雖然由Torvalds負責開發的Linux僅具有Kernel與Kernel提供的工具, 不過,如上所述,很多的軟體已經可以在Linux上面運作了,因此, 『Linux + 各種軟體』就可以完成一個相當完整的作業系統了。 不過,要完成這樣的作業系統......還真難~ 因為Linux早期都是由駭客工程師所開發維護的,他們並沒有考慮到一般使用者的能力......
為了讓使用者能夠接觸到Linux,於是很多的商業公司或非營利團體, 就將Linux Kernel(含tools)與可運行的軟體整合起來,加上自己具有創意的工具程式, 這個工具程式可以讓使用者以光碟/DVD或者透過網路直接安裝/管理Linux系統。 這個『Kernel + Softwares + Tools + 可完整安裝程序』的咚咚,我們稱之為Linux distribution, 一般中文翻譯成可完整安裝套件,或者Linux發佈商套件等。
由於GNU的GPL授權並非不能從事商業行為,於是很多商業公司便成立來販售Linux distribution。 而由於Linux的GPL版權宣告,因此,商業公司所販售的Linux distributions通常也都可以從Internet上面來下載的! 此外,如果你想要其他商業公司的服務,那麼直接向該公司購買光碟來安裝,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的!
不過,由於發展Linux distributions的社群與公司實在太多了,例如在台灣有名的Red Hat, SuSE, Ubuntu, Fedora, Debian等等,所以很多人都很擔心,如此一來每個distribution是否都不相同呢? 這就不需要擔心了,因為每個Linux distributions使用的kernel都是http://www.kernel.org所釋出的,而他們所選擇的軟體,幾乎都是目前很知名的軟體,重複性相當的高, 例如網頁伺服器的Apache,電子郵件伺服器的Postfix/sendmail,檔案伺服器的Samba等等。
此外,為了讓所有的Linux distributions開發不致於差異太大,且讓這些開發商在開發的時候有所依據,還有Linux Standard Base (LSB)等標準來規範開發者,以及目錄架構的File 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FHS)標準規範! 唯一差別的,可能就是該開發者自家所開發出來的管理工具,以及套件管理的模式吧! 所以說,基本上,每個Linux distributions除了架構的嚴謹度與選擇的套件內容外, 其實差異並不太大啦! ^_^ 。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好的distribution來安裝即可!
事實上鳥哥認為distributions主要分為兩大系統,一種是使用RPM方式安裝軟體的系統,包括Red Hat, Fedora, SuSE等都是這類; 一種則是使用Debian的dpkg方式安裝軟體的系統,包括Debian, Ubuntu, B2D等等。若是加上商業公司或社群單位的分類,那麼我們可以簡單的用下表來做個解釋喔!
RPM 軟體管理 | DPKG 軟體管理 | 其他未分類 | |
商業公司 | RHEL (Red Hat 公司) SuSE (Micro Focus) |
Ubuntu (Canonical Ltd.) | |
社群單位 | Fedora CentOS OpenSuSE |
Debian B2D |
Gentoo |
底下列出幾個主要的Linux distributions發行者網址:
當然發行套件者不僅於此。但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中文Linux的延伸計畫:CLE這個套件! 早期的Linux因為是工程師發展的,而這些工程師大多以英文語系的國家為主, 所以Linux對於國人的學習是比較困擾一點。後來由國人發起的CLE計畫, 開發很多的中文套件及翻譯了很多的英文文件,使得我們目前得以使用中文的Linux呢! 另外,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還有台南縣臥龍小三等老師們發起的眾多自由軟體計畫, 真是造福很多的朋友啊!
此外,如果只想看看Linux的話,還可以選擇所謂的可光碟開機進入Linux的Live CD版本, 亦即是KNOPPIX這個Linux distributions呢!台灣也有阿里巴巴兄維護的中文Live CD喔!
如果你還想要知道更多的Linux distributions的下載與使用資訊,可以參考:
那我到底應該要選擇哪一個distributions?就如同我們上面提到的,其實每個distributions差異性並不大! 不過,由於套件管理的方式主要分為Debian的dpkg及Red Hat系統的RPM方式, 目前鳥哥的建議是,先學習以RPM套件管理為主的RHEL/Fedora/SuSE/CentOS等台灣使用者較多的版本, 這樣一來,發生問題時,可以提供解決的管道比較多。如果你已經接觸過Linux了, 還想要探討更嚴謹的Linux版本,那可以考慮使用Debian,如果你是以效能至上來考量, 那麼或許Gentoo是不錯的建議!
總之,版本很多,但是各版本差異其實不大,建議你一定要先選定一個版本後, 先徹頭徹尾的瞭解他,那再繼續玩其他的版本時,就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 鳥哥的網站僅提供一個版本,不過是以比較基礎的方式來介紹的, 因此,如果能夠熟練俺這個網站的話,呵呵!哪一個distributions對你來說,都不成問題啦!
不過,如果依據電腦主機的用途來分的話,在台灣鳥哥會這樣建議:
了解了什麼是 Linux 之後,再來談談,那目前 Linux 用在哪裡呢?由於Linux kernel實在是非常的小巧精緻,可以在很多強調省電以及較低硬體資源的環境底下執行; 此外,由於Linux distributions整合了非常多非常棒的軟體(不論是專利軟體或自由軟體), 因此也相當適合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呢!傳統上,Linux常見的應用可約略分為企業應用與個人應用兩方面,但這幾年很流行的雲端運算機制中, 讓 Linux 似乎又更有著力點囉!
企業對於數位化的目標在於提供消費者或員工一些產品方面的資訊 (例如網頁介紹),以及整合整個企業內部的資料統一性 (例如統一的帳號管理/文件管理系統等)。另外,某些企業例如金融業等,則強調在資料庫、安全強化等重大關鍵應用。 學術單位則很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等。所以企業環境運用Linux作些什麼呢?
這是Linux當前最熱門的應用了!承襲了Unix高穩定性的良好傳統,Linux上面的網路功能特別的穩定與強大! 此外,由於GNU計畫與Linux的GPL授權模式,讓很多優秀的軟體都在Linux上面發展, 且這些在Linux上面的伺服器軟體幾乎都是自由軟體!因此,做為一部網路伺服器,例如WWW, Mail Server, File Server等等,Linux絕對是上上之選!當然,這也是Linux的強項!由於 Linux server 的需求強烈,因此許多硬體廠商推出產品時, 還得要特別說明有支援的 Linux distributions 呢!方便提供企業採購部門的規劃喔!例如底下的連結可以瞧瞧:
從上面的幾個大廠的 Linux 支援情況來看,目前 (2015) 支援度比較廣泛的依舊是 Red Hat 以及 SuSU 兩個大廠喔! 提估給企業採購的時候參考參考!
由於個人電腦的效能大幅提昇且價格便宜,所以金融業與大型企業的環境為了要精實自己機房的機器設備, 因此很多企業漸漸的走向Intel相容的x86主機環境。而這些企業所使用的軟體大多使用Unix作業系統平台的軟體, 總不能連過去發展的軟體都一口氣全部換掉吧!所以囉,這個時候符合Unix作業系統標準並且可以在x86上運作的Linux就漸漸嶄露頭角了!^_^
目前很多金融業界都已經使用Linux做為他們的關鍵任務應用。所謂的關鍵任務就是該企業最重要的業務啦! 舉例來說,金融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投資者、帳戶的資料了,這些資料大多使用資料庫系統來作為存取介面, 這些資料很重要吧!很多金融業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了Linux了!你說Linux厲不厲害啊?
學術機構的研究常常需要自行開發軟體,所以對於可作為開發環境的作業系統需求非常的迫切!舉例來說, 非常多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就很需要這方面的環境,好進行一些畢業專題的製作呢! 又例如工程界流體力學的數值模式運算、娛樂事業的特效功能處理、軟體開發者的工作平台等等。 由於Linux的創造者本身就是個電腦性能癖,所以Linux有強大的運算能力;並且Linux具有支援度相當廣泛的GCC編譯軟體, 因此Linux在這方面的優勢可是相當明顯的!
舉個鳥哥自己的案例好了,鳥哥之前待的研究室有跑一套空氣品質模式的數值模擬軟體。 這套軟體原本只能在Sun的SPARC機器上面跑。後來該軟體轉向Linux作業系統平台發展, 鳥哥也將自己實驗室的數值模式程式由Sun的Solaris平台移植到Linux上面呢! 據美國環保署內部人員的測試,發現Linux平台的整體硬體費用不但比較便宜(x86系統嘛!)而且速度還比較快呢!
另外,為了加強整體系統的效能,叢集電腦系統(Cluster)的平行運算能力在近年來一直被拿出來討論(註11)。 所謂的平行運算指的是『將原本的工作分成多份,然後交給多部主機去運算,最終再將結果收集起來』的一種方式。 由於透過高速網路使用到多部主機,將能夠讓原本需要很長運算時間的工作,大幅的降低等待的時間! 例如中央氣象局的氣象預報就很需要這樣的系統來幫忙!而Linux作業系統則是這種架構下相當重要的一個環境平台呢!
你知道你平時接觸的電子用品中,哪些咚咚裡面有Linux系統存在呢?其實相當的多呢!我們就來談一談吧!
所謂的桌上型電腦,其實就是你我在辦公室使用的電腦啦。一般我們稱之為Desktop的系統。那麼這個 Desktop 的系統平時都在做什麼呢?大概都是這些工作吧:
想進行這些電腦工作時,你的Desktop環境需要什麼咚咚?很簡單,『就是需要視窗』! 因為上網瀏覽、文書編排的所見即所得介面,以及電子公文系統等等, 如果沒有視窗介面的輔助,那麼將對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擾。而眾所皆知的, Linux早期都是由工程師所發展的,對於視窗介面並沒有很需要,所以造成Linux不太親和的印象。
好在,為了要強化桌上型電腦的使用率,Linux與X Window System結合了! 要注意的是,X Window System僅只是Linux上面的一套軟體, 而不是核心喔!所以即使X Window掛了,對Linux也可能不會有直接的影響呢! 更多關於 X window system 的詳細資訊我們留待第二十三章再來介紹。
近年來在各大社群的團結合作之下,Linux的視窗系統上面能夠跑的軟體實在是多的嚇人!而且也能夠應付的了企業的辦公環境! 例如美觀的KDE與GNOME視窗介面,搭配可相容微軟Office的 OpenOffice / LibreOffice (https://www.openoffice.org/zh-tw/, https://zh-tw.libreoffice.org/) 等軟體, 這些自由的辦公室軟體包含了文書處理、電子試算表、簡報軟體等等,功能齊全啊!然後配合功能強大速度又快的Firefox瀏覽器, 以及可下載信件的雷鳥(ThunderBird)軟體(類似微軟的Outlook Express),還有可連上多種即時通訊的Pidgin! Linux能夠做到企業所需要的各項功能啦!
自從 iphone4 在 2010 年面世之後,整個手機市場開始大搬風!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原本商務用的 PDA 市場整個吃掉!然後原本在 2010 年前後很熱門的小筆電也被平板電腦打趴了!在這個潮流下,Google 成立了開放手機聯盟 (Open Handset Alliance),並且推出 Android 手機專用作業系統! 而 Android 其實就是 Linux 核心的一支,只是專門用來針對手機/平板這類的 ARM 機器所設計的 (註12)!
2015 最新的 Android 系統 5.x 使用的就是 Linux kernel 3.4.x 版本,另外,調查中也顯示,從 2013 年之後,Android 系統已經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手機系統 (註12)。也就是說,現在手機市場的主流作業系統是 Linux 分支出來的 Android 喔! 那怎麼能說 Linux 很少人用呢?哈哈!天天都在用耶各位!
在第零章當中我們談到過硬體系統, 而要讓硬體系統順利的運作就得要撰寫合適的作業系統才行。那硬體系統除了我們常看到的電腦之外, 其實家電產品、PDA、手機、數位相機以及其他微型的電腦配備也是硬體系統啦! 這些電腦配備也都是需要作業系統來控制的!而作業系統是直接嵌入於產品當中的,理論上你不應該會更動到這個作業系統, 所以就稱為嵌入式系統啦!
包括路由器、防火牆、手機、IP分享器、交換器、機器人控制晶片、家電用品的微電腦控制器等等,都可以是Linux作業系統喔! 酷學園內的Hoyo大大就曾經介紹過如何在嵌入式設備上面載入Linux! 你桌面上用來備份的 NAS 說不定內部也是精簡化過的 Linux 系統啊!
雖然嵌入式設備很多,大家也想要轉而使用Linux作業系統,不過在台灣,這方面的人才還是太少了! 要玩嵌入式系統必須要很熟悉Linux Kernel與驅動程式的結合才行!這方面的學習可就不是那麼簡單喔! ^_^
自從個人電腦的 CPU 內建的核心數越來越多,單一主機的能力太過強大,導致硬體資源經常閒置,這個現象讓虛擬化技術得以快速發展! 而由於硬體資源大量集中化,然後行動辦公室之類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讓辦公資料集中於雲程序中,讓企業員工僅須透過端點設備連線到雲去取用運算資源, 這樣就變成無時無地都可以辦公啦 (其實很慘...永遠不得休息啊!真可憐~)!
這就是三國演義裡面談到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名言啊! 從(1)早期的貴森森的大型主機分配數個終端機的集中運算機制,到 (2)2010 年前個人電腦運算能力增強後,大部分的運算都是在桌機或筆電上自行達成, 再也不需要跑去大型主機取得運算資源了!到現在(3)由於行動裝置的發達,產生的龐大數據需要集中處理,因而產生雲端系統的需求!讓資訊/資源集中管理! 這不是分分合合的過程嗎?^_^
許多公司都有將資源集中管理的打算,之前參與一場座談會,有幸遇到阿里巴巴的架構師,鳥哥偷偷問他說,他們機房裡面有多少電腦主機啊? 他說不多!差不多才 2 萬部主機而已...鳥哥正在搞的可提供 200 個左右的虛擬機器的系統,使用大約 7 部主機就覺得麻煩了,他們家至少有 2 萬部耶! 這麼多的設備底層使用的就是 Linux 作業系統來統一管理。
另外,除了公司自己內部的私有雲之外,許多大型網際網路供應商 (ISP) 也提供了所謂的公有雲來讓企業用戶或個人用戶來使用 ISP 的虛擬化產品。 因此,如果公司內部缺乏專業管理維護人才,很有可能就將自家所需要的關鍵應用如 Web、Mail、系統開發環境等作業系統交由 ISP 代管, 自家公司僅須遠端登入該系統進行網站內容維護或程式開發而已。那這些虛擬化後的系統,也經常是 Linux 啊!因為跟上頭企業環境利用提到的功能是相同的!
所以說雲程序的底層就是 Linux ,而雲程序搭建出來的虛擬機器,內容也是 Linux 作業系統哩!用的越來越多啊!
既然運算資源都集中在雲裡面了,那我需要連線到雲程序的設備應該可以越來越輕量吧?當然沒錯!所以智慧型手機才會這麼熱門啊! 很多時候你只要有智慧型手機或者是平板,連線到公司的雲裡面去,就可以開始辦公了哩!
此外,還有更便宜的端點設備喔!那就是近年來很熱門又流行的樹莓派 (Raspberry Pi) 與香蕉派 (Banana Pi),這兩個小東西售價都不到 50 美元, 有的甚至台幣 1000 塊有找!這個 Raspberry Pi 其實就是一部小型的電腦,只要加上 USB 鍵盤、滑鼠與 HDMI 的螢幕,立刻就是可以讓小朋友學習程式語言的環境! 如果加上透過網路去取得具有更強大運算資源的雲端虛擬機,不就可以做任何事了嗎?所以,端點設備理論上會越來越輕量化的!
為什麼大家老是建議學習Linux最好能夠先捨棄X Window的環境呢? 這是因為X window了不起也只是Linux內的『一套軟體』而不是『Linux核心』。 此外,目前發展出來的X-Window對於系統的管理上還是有無法掌握的地方,舉個例子來說,如果 Linux本身捉不到網路卡的時候,請問如何以X Window來捉這個硬體並且驅動他呢?
還有,如果需要以Tarball(原始碼)的方式來安裝軟體並加以設定的時候,請以X Window 來架設他!這可能嗎?當然可能,但是這是在考驗『X Window開發商』的技術能力, 對於瞭解Linux架構與核心並沒有多大的幫助的!所以說,如果只是想要『會使用Linux』的角度來看, 那麼確實使用X Window也就足夠了,反正搞不定的話,花錢請專家來搞定即可;但是如果想要更深入 Linux的話,那麼指令列模式才是不二的學習方式!
以伺服器或者是嵌入式系統的應用來說,X Window是非必備的軟體,因為伺服器是要提供用戶端來連線的, 並不是要讓使用者直接在這部伺服器前面按鍵盤或滑鼠來操作的!所以圖形介面當然就不是這麼重要了! 更多的時候甚至大家會希望你不要啟動X window在伺服器主機上,這是因為X Window通常會吃掉很多系統資源的緣故!
再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是個軟體服務的工程師,你的客戶人在台北,而你人在遠方的台南。某一天客戶來電說他的Linux伺服器出了問題, 要你馬上解決他,請問:要您親自上台北去修理?還是他搬機器下來讓你修理?或者是直接請他開個帳號給你進去設定即可? 想當然爾,就會選擇開帳號給你進入設定即可囉!因為這是最簡單而且迅速的方法!這個方法通常使用文字介面會較為單純, 使用圖形介面則非常麻煩啦!所以啦!這時候就得要學學文字介面來操作Linux比較好啦!
另外,在伺服器的應用上,檔案的安全性、人員帳號的管理、軟體的安裝/修改/設定、 登錄檔的分析以及自動化工作排程與程式的撰寫等等,都是需要學習的, 而且這些東西都還未涉及伺服器軟體呢!對吧!這些東西真的很重要,所以,建議你得要依據底下的介紹來學習才好。
其實,不論學什麼系統,『從頭學起』是很重要的!還記得你剛剛接觸微軟的Windows都在幹什麼? 還不就是由檔案總管學起,然後慢慢的玩到控制台、玩到桌面管理, 然後還去學辦公室軟體,我想,你總該不會直接就跳過這一段學習的歷程吧?那麼 Linux的學習其實也差不多,就是要從頭慢慢的學起啦!不能夠還不會走路之前就想要學飛了吧!^_^!
常常有些朋友會寫信來問鳥哥一些問題,不過,信件中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很基礎的! 例如:『為什麼我的使用者個人網頁顯示我沒有權限進入?』、 『為什麼我下達一個指令的時候,系統告訴我找不到該指令?』、 『我要如何限制使用者的權限』等等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很難的,只要瞭解了 Linux的基礎之後,應該就可以很輕易的解決掉這方面的問題呢! 所以請耐心的,慢慢的,將後面的所有章節內容都看完。自然你就知道如何解決了!
此外,網路基礎與安全也很重要,例如TCP/IP的基礎知識,網路路由的相關概念等等。 很多的朋友一開始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我的郵件伺服器主機無法收到信件?』 這種問題相當的困擾,因為發生的原因太多了,而朋友們常常一接觸Linux就是希望 『架站!』根本沒有想到要先瞭解一下Linux的基礎!這是相當傷腦筋的! 尤其近來電腦怪客(Cracker)相當多,(真奇怪,閒閒沒事幹的朋友還真是不少....) ,一個不小心您的主機就被當成怪客跳板了! 甚至發生被警告的事件也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沒能好好的注意一下網路基礎的原因呀!
所以,鳥哥希望大家能夠更瞭解Linux,好讓他可以為你做更多的事情喔! 而且這些基礎知識是學習更深入的技巧的必備條件呀!因此建議:
在一些基礎知識上,可能的話,當然得去書店找書來讀啊! 如果您想要由網路上面閱讀的話,那麼這裡推薦一下由Netman大哥主筆的Study-Area裡面的基礎文章,相當的實用!
正所謂這:『好的書本帶你上天堂、壞的書本讓你窮瞎忙...』一本好的工具書是需要的,不論是未來作為查詢之用,還是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上。 可惜的是,目前坊間的書大多強調速成的Linux教育,或者是強調Linux的網路功能, 卻欠缺了大部分的Linux基礎管理~鳥哥在這裡還是要再次的強調,Linux的學習歷程並不容易, 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適應、學習與熟悉,但是只要能夠學會這些簡單的技巧, 這些技巧卻可以幫助您在各個不同的OS之間遨遊!
您既然看到這裡了,應該是已經取得了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 基礎學習篇了吧! ^_^ 。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您縮短基礎學習的歷程,也希望能夠帶給您一個有效的學習觀念! 而在這本書看完之後,或許還可以參考一下Netman推薦的相關網路書籍:
不過,要強調的是,每個人的閱讀習慣都不太一樣,所以,除了大家推薦的書籍之外, 您必須要親眼看過該本書籍,確定您可以吸收的了書上的內容,再下去購買喔!
要增加自己的體力,就是只有運動;要增加自己的知識,就只有讀書;當然,要增加自己對於Linux的認識, 大概就只有實作經驗了!所以,趕快找一部電腦,趕快安裝一個Linux distribution,然後快點進入Linux的世界裡面晃一晃! 相信對於你自己的Linux能力必然大有斬獲!除了自己的實作經驗之外,也可以參考網路上一些善心人士整理的實作經驗分享喔! 例如最有名的Study-Area(http://www.study-area.org)等網站。
此外,人腦不像電腦的硬碟一樣,除非硬碟壞掉了或者是資料被你抹掉了, 否則儲存的資料將永遠而且立刻的記憶在硬碟中!在人類記憶的曲線中, 你必須要『不斷的重複練習』才會將一件事情記得比較熟!同樣的,學習Linux也一樣, 如果你無法經常摸索的話,那麼,抱歉的是,學了後面的, 前面的忘光光!學了等於沒學,這也是為什麼鳥哥當初要寫『鳥哥的私房菜』這個網站的主要原因, 因為,鳥哥的忘性似乎比一般人還要好~~呵呵!所以,除了要實作之外,還得要常摸!才會熟悉Linux而且不會怕他呢!
我們是『人』不是『神』,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生問題是很常見的啦!重點是,我們該如何處理在自身所發生的Linux問題呢? 在這裡鳥哥的建議是這樣的流程:
其實,在Linux主機及網路上面已經有相當多的FAQ整理出來了!所以,當你發生任何問題的時候,除了自己檢查, 或者到上述的實作網站上面查詢一下是否有設定錯誤的問題之外,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到各大FAQ的網站上查詢囉! 以下列出一些有用的FAQ與How-To網站給您參考一下:
上面比較有趣的是那個TLDP(The Linux Documentation Project), 他幾乎列出了所有Linux上面可以看到的文獻資料,各種How-To的作法等等,雖然是英文的,不過,很有參考價值!
除了這些基本的FAQ之外,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問題查詢方法,那就是利用酷狗(Google)幫您去搜尋答案呢! 在鳥哥學習Linux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麼奇怪的問題發生時,第一個想到的, 就是去http://www.google.com.tw搜尋是否有相關的議題。 舉例來說,我想要找出Linux底下的NAT,只要在上述的網站內,輸入Linux跟NAT, 立刻就有一堆文獻跑出來了!真的相當的優秀好用喔!您也可以透過酷狗來找鳥哥網站上的資料呢!
一般而言,Linux在下達指令的過程當中,或者是log file裡頭就可以自己查得錯誤資訊了,舉個例子來說,當你下達:
[root@centos ~]# ls -l /vbird
由於系統並沒有 /vbird 這個目錄,所以會在螢幕前面顯示:
ls: /vbir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這個錯誤訊息夠明確了吧!系統很完整的告訴您『查無該資料』! 呵呵!所以囉,請注意,發生錯誤的時候,請先自行以螢幕前面的資訊來進行 debug(除錯)的動作,然後,如果是網路服務的問題時,請到/var/log/這個目錄裡頭去查閱一下 log file(登錄檔),這樣可以幾乎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了!
一般來說,如果發生錯誤現象,一定會有一些訊息對吧!那麼當您要請教別人之前,就得要將這些訊息整理整理, 否則網路上人家也無法告訴您解決的方法啊!這一點很重要的喔!
萬一真的經過了自己的查詢,卻找不到相關的資訊,那麼就發問吧!不過,在發問之前建議您最好先看一下『 提問的智慧 http://phorum.vbird.org/viewtopic.php?t=96』 這一篇討論!然後,你可以到底下幾個討論區發問看看:
不過,基本上去每一個討論區回答問題的熟手,其實都差不多是那幾個, 所以,您的問題『不要重複發表在各個主要的討論區!』 舉例來說,鳥園與酷學園討論區上的朋友重複性很高,如果您兩邊都發問, 可能會得到反效果,因為大家都覺得,另外一邊已經回答您的問題了呢~~
此外,Netman 兄提供的一些學習的基本方針,提供給大家參考:
除了上面的學習建議之外,還有其他的建議嗎?確實是有的!其實, 無論作什麼事情,對人類而言,兩個重要的因素是造成我們學習的原動力:
很多人問過我,鳥哥是怎麼學習Linux的?由上面鳥哥的悲慘Linux學習之路你會發現, 原來我本人對於電腦就蠻有興趣的,加上工作的需要,而鳥哥又從中得到了相當多的成就感, 所以囉,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Linux囉!因此,鳥哥個人認為,學習Linux如果玩不出興趣, 他對你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生財工具,那麼就不要再玩下去了! 因為很累人ㄋㄟ~而如果你真的想要玩這麼一套優良的作業系統,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建議之外,說真的,得要培養出興趣與成就感才行! 那麼如何培養出興趣與成就感呢?可能有幾個方向可以提供給你參考:
除了這些基本的初學者建議外,其實,對於未來的學習,這裡建議大家要『眼光看遠!』一般來說,公司行號會發生問題時, 他們絕不會只要求各位『單獨解決一部主機的問題』而已,他們需要的是整體環境的總體解決『Total Solution』。 而我們目前學習的Linux其實僅是在一部主機上面進行各項設定而已, 還沒有到達解決整體公司所有問題的狀態。當然啦,得要先學會Linux相關技巧後, 才有辦法將這些技巧用之於其他的solution上面!
所以,大家在學習Linux的時候,千萬不要有『門戶之見』,認為MS的東西就比較不好~ 否則,未來在職場上,競爭力會比人家弱的!有辦法的話,多接觸,不排斥任何學習的機會!都會帶給自己很多的成長! 而且要謹記:『不同的環境下,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行的通,就是好方法!』